西安市出臺《西安市政府網站建設管理規范(試行)》
5月23日從市政府獲悉,我市發布《西安市政府網站建設管理規范(試行)》,將進一步加強市政府門戶網站、市政府部門、區縣政府和開發區管委會網站的規劃、設計、建設和運行。
管理體系更明晰 區縣政府下屬部門、鄉鎮(街道、社區)不得建設政府網站
根據《規范(試行)》,區縣政府、開發區管委會、市政府部門及為企業和公眾提供公共服務的單位應當建立本級政府和本部門網站,并明確具體的責任部門和責任人,指定一名分管領導主管網站建設工作。區縣政府下屬部門、鄉鎮(街道、社區)不得建設政府網站,應依托上級政府網站特定欄目發布信息或提供服務。已建設網站的應遷移至上級政府網站集約化平臺。
全市各級政府網站應加強信息內容體系建設,全面推進決策公開、執行公開、管理公開、服務公開、結果公開,加強政策解讀和回應社會關切。信息發布前須進行保密審查,信息內容應完整、準確、及時、有效,不得發布失真或有歧義的信息,屬于主動公開范圍的政務信息,要第一時間發布,并保證信息內容被不同人群平等、方便、無障礙地獲取。
內容公開更全面 解讀材料與文件同步在政府網站發布
《規范(試行)》指出,地區概況、機構設置、工作動態和通知公告、法規文件、規劃計劃、統計信息、財政信息、權責清單、執法監督、重大項目等信息內容都應公開。其中,主要三公經費預算、決算及增減變化說明;財政專項資金使用情況;政府集中采購項目目錄、招投標信息等財政信息,都應公開項目名稱、設立依據、標準等。同時,全面公開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項目信息,加大對社會資本參與方式、項目合同和回報機制等內容的公開力度。
出臺涉及群眾切身利益、影響市場預期等重要政策時,應提前向社會公布政策草案,廣泛征集、聽取公眾意見。政策出臺后,應按照“誰起草、誰解讀”的原則,牽頭起草部門應將文件和解讀方案一并報批,解讀材料應與文件同步在政府網站發布。
在線服務更快捷 用戶可對信件回復質量進行評價
政府網站應在提供辦事指南和表格下載等基本服務的基礎上,加強辦事狀態查詢與公示、在線辦理、評價監督等深度服務內容建設,形成以事項為核心的一體化在線服務模式。同時,細分用戶類型,針對不同用戶的需求,分類整合服務資源,提供個性化服務,方便用戶快速獲取。
在互動回應方面,明確咨詢投訴問題的答復時間,并保證答復質量。提供信件回復評價功能,用戶可對信件回復的及時性和回復質量進行評價。提供查詢功能,可根據信件編號、信件標題、信件分類等方式方便公眾查詢問題處理情況和處理結果。
更新時效更快速 網站鏈接應在15秒內打開
《規范》對網站持續更新維護的時效也提出了明確要求。動態、要聞類信息,須確保2周內有更新。通知公告、政策文件類信息,須確保6個月內有更新。咨詢類辦理時限為3個工作日,投訴類辦理時限為5個工作日,特殊情況可延期10個工作日。依申請公開須在15個工作日內辦結,特殊情況可延期15個工作日并告知申請人。信息公開目錄中涉及的相關信息變更后,應在5個工作日內更新。網站鏈接應在15秒內打開。
同時,政府網站應建設實現搜索、定制、無障礙等功能,探索建設實時互動等前端應用功能。搜索功能要支持“百姓體”,將老百姓日常工作生活中常用的口頭語與政府網站信息或服務進行關聯。市政府門戶網站應提供個性化定制服務,可根據用戶定制的內容或功能,動態生成個性化頁面。有條件的政府網站還應具備APP、適配版、微博、微信等多終端的延伸服務。
市政府辦公廳每季度將以不低于25%的比例抽查部分政府網站,同時,委托第三方機構對市政府部門和區縣政府推進政府網站工作進行績效評估,評估結果納入年終目標考核指標。
- 上一條和大家分享手機建站四個關鍵點
- 下一條移動網站的一些基本原則